
▲近期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拋出「預售屋擬禁止換約」訊息,引發市場一陣騷動。(圖/記者張瀞勻攝)
內政部為了抑制房價,近期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拋出「預售屋擬禁止換約」訊息,引發市場一陣騷動,這也相當於宣示,未來預售屋將全面禁止移轉,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,不少網友開始想方設法,不過房市專家直指,市場投資人樂觀到近乎天真的程度,不應該把建商當作塑膠,且也別小看政策對於市場信心影響之嚴重性。
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指出,內政部本次丟出「預售屋擬禁止換約」訊息,絕對不會只是喊喊而已,認為有機會在明年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出。
但陸敬民也指出。禁止預售屋全面禁止移轉,將牽扯致人民財產自由,甚至日出條款若溯及既往,將會造成市場許多爭議。
然而近期投資置產風潮興起,不少投資人也集思廣益想因應之道,有民眾指出,買賣方可到建商解約,由買方承接,直接拿取利潤,也有人認為可採軍宅、合宜宅私約方式。
不過陸敬民卻不這麼樂觀,認為市場投資人樂觀到近乎天真的程度,「民眾天真地以為只要解約,就可以把合約賣給新買家 ,但不要當建商是塑膠,建商依法可以沒收原買方總價10~15%違約金,此外,解約後該物件建商不一定得賣指定的買方、也不一定要用一樣的價錢出售。」
陸敬民也表示,房產市場對於任何的好壞消息都有因應之道,但最怕消息在天空擺盪,造成自住投資舉棋不定。
他建議手上握有多屋的消費者,尤其5~8屋以上,最好是減持籌碼;其次,若想透過私約讓渡,但風險從私約簽定後到交屋過程有任何變動,但權利持有人如果有任何閃失,財產繼承人如果不認這筆帳就麻煩了。
他提醒,最重要的是,這根棒子打下去後,將會重挫買房信心,建案買氣會回歸理性,若是操作成屋,財務槓桿比預售屋小很多,屆時市場需求會大幅下降。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